特约评论员/陶玉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他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同时,要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为助力疫情联防联控、精准防控,同时方便市民有序出行,帮助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多省市都开始推广“健康码”应用。持绿码的市民可自由通行;持红码、黄码的市民禁止出入公共场所,并应当自觉接受相应的治疗或隔离管理措施。可以看到,“绿码”已然成为重要的“通行凭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更是迫切。而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节点,唯有进一步深化文明体制改革,补足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加快提升环境质量,才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牢生态理念,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境界,才是最坚实的“绿码”。
着眼全局,下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盘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类的发展需要资源和能源,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且要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前提,“生态保护”观念的深入和发展也将带动生物、材料、能源、电子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拓展科技和经济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出发,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坚定不移共筑生态文明。深化建立生态文明体制,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牵住“牛鼻子”,建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保障民生,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绿色就是最大财富。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就要让绿色惠民成为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增长点。近年来,靠着清丽的山水,一些地方迎来了众多游客。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农家乐,更是红红火火。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老百姓世世代代守护的绿水青山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绿色经济不仅让老百姓获得一片“净土”,还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我们更应抓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补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厚积薄发,筑牢百姓“安居梦”。人民群众“盼环保”“求生态”,对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强是个人的“安居梦”,“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方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己之力”。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长远而言,只有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以实现,才能为伟大的复兴梦厚积薄发,贡献智慧和力量。
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见真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容不得半点虚假应付,必须要有绝对过硬的作风,拿出担当作为的硬实力、干事成事的硬功夫。疫情防控期间,“绿码”成了必备通行证,生态兴则文明兴,只有生态保护好,才能拥有最“货真价实”的“通行证”,各地各部门必须坚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境界,让生态建设成为永不变色的“绿码”。(陶玉)
来源:荔枝新闻
编辑:曾拥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