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O3平均浓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7.7%,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气象条件不利,尤其入夏以来的高温高湿天气增多,扩散条件变差,导致PM2.5浓度反弹;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地方的精准防控工作执行不力有关,导致VOCs和NOx污染物排放有所抬头,轻度以上污染天数增多。
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是“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各地应冷静思考本地在污染物管控上存在的问题,寻找化解问题的治本之策。从笔者多地调研发现的问题看,要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迫切需要破解现实存在的“五不能”问题。
不能等排名变差了再加大攻坚工作力度。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年度攻坚方案确定了、措施商定了,就要一鼓作气地抓下去,绝不能忽冷忽热、抓一阵放一阵,更不能等污染加重了、排名变差了、问责临头了,才去真抓实干。现实中,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同比出现波动,工作缺乏韧劲是原因之一。殊不知,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一旦出现调度松懈、工作间断等现象,临到污染物累积增加之时再加劲,工作难度就会更大,困难也会更多。
不能等上级通报了再抓问题整改。近年来,各地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的部门责任更加明确。但现实中,市县两级因“副职协调副职”“部门协调部门”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在工作衔接上存在“张不开嘴”“不愿揭短”“不真讲评”等问题,致使牵头部门的工作难以顺畅开展,很多现实存在的污染问题难以在本级解决。有的城市要等上级督导组来揭疤亮丑,才能解决问题。
不能等结果出来了再后悔有措施无落实。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是多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今年以来,特别是6月份,多地分析空气质量出现波动的原因,精准管控不到位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城市精准分析污染问题、污染时间、污染区位、污染对象都十分到位,制定的措施也很多,但在最后的落实环节出了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最后一步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气态污染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影响了空气质量。事实证明,“五个精准”缺一不可,特别是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特殊气象时段,必须扎扎实实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切不可有精心研究、精心分析,无精准落实,从而前功尽弃。
不能等把小病养大了再动干戈。近年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先后多次通报了在地方发现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问题。生态环境部领导采用“四不两直”工作法,深入一线,也先后发现和纠正了大量问题。监测数据造假、传统产业园区VOCs和NOx污染治理不到位、大宗货车尾气排放治理不到位、企业环保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并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点问题,并不是问题的初始就很严重,而是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轻变重过程的。一些地方在发现类似问题后没有做到早防范、早打、早治,使得区域间、企业间相互效仿,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各地面对影响和制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问题,必须坚持早防、早治的决心,形成联手协同、抓小防大的工作机制。
不能把恶性炒作当成工作导向。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实现了根本好转,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日益升高。但伴随大气环境逐渐向好,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实施的禁止街头烧烤污染无组织排放、禁止特别时段烟花爆竹燃放等举措,一些人对此提出不同的观点。有的地方不仅没有认真调研、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反而把网上的一些炒作言论当借口,降低重点阶段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水准,从而导致无组织排放加重。大气污染治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但守正创新、因地制宜、科学防控永远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定信心、不动摇、不松懈,才能确保持续改善之路走好走实。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春元
编辑:孙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