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大通湖区地处湘中偏北、洞庭腹地,因境内拥有湖南最大内陆淡水湖──大通湖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洞庭明珠”的美誉。
近年来,大通湖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三线一单”的要求,配合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完成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即大通湖产业开发区和4个乡镇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动态更新工作,并落实分区管控中的空间布局约束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要求,不断深化成果落地应用,持续推动大通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
坚守环境质量底线,综合治理水质改善显著
大通湖是洞庭湖的湖中湖,是湖南省水域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具有生态涵养、调蓄防洪、水产养殖、旅游等重要功能,由于多年前过度投肥投饵,过度捕捞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原因,水质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退至劣V类。
近年来,大通湖区紧紧围绕湖南省委提出的“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治湖十字方针,做好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并落实落细大通湖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得到显著改善,从2018年的劣V类恢复到2019年的V类,2020年至2023年整体维持在Ⅳ类,部分时段甚至达到Ⅲ类标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效益成效显著
大通湖是环洞庭湖经济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生态修复以来,水生植被恢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湖内水生植物达到19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夏冬季回归候鸟约50余种10万多只,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青头潜鸭、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水雉、白琵鹭、棉凫和鸳鸯等。以水草为栖息地的底栖动物和鱼类也相继重现身姿,大湖生态系统日趋完善。
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2017年以来,大通湖区通过水草种植实施水环境治理,在利用水草治污的同时,探索“水草+”产业新模式,发展水草+螃蟹、水草+龙虾等生态养殖,不仅持续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质量,也给退养渔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以“三产融合”模式为指引,完善产业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协同的新路。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大通湖已经引进培育了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常绿矮苦草等水草品种20多个,积极打造全国水草供应基地,产品畅销全国。
“大通湖大闸蟹”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目前湖南唯一可以出口的大闸蟹品牌,已走出国门,对外出口到新加坡、迪拜、菲律宾等地区。今年,大通湖大闸蟹池塘养殖面积达2.1万亩,预计产量将达到2000吨,总产值将突破3.4亿元。
在今年的“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中,大通湖大闸蟹再一次斩获最高荣誉奖——“最佳种质奖”“最佳口感奖”,还获得“金蟹奖”“优质蟹”和“最佳组织奖”在内的15个奖项。其中,大通湖生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大闸蟹种苗和湖南洞庭禛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大闸蟹,分别获得“最佳种质奖”和“最佳口感奖”两项殊荣。
民生效益逐步显现。大通湖区利用水草产业建设湖南省水生植物科普基地,同时结合大湖东岸11.5公里绿色长廊、10里水乡花海,湿地科普宣教馆等景点,大力发展沿湖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体育运动及健康养老休闲产业。水草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小水草”撬动生态转型大发展,大通湖生态修复成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明样本。
下阶段,大通湖区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大通湖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
来源:新湖南
作者:盛艳芳 陈邹恒
编辑:孙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