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现场
秸秆被打捆整齐地排列在稻田里
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
红网湘乡市分站10月23日讯(记者:吴笛、李源)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今年,湘乡市创新举措,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户对秸秆进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四化”利用,走上了绿色循环路,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金秋十月,稻浪金黄穗飘香,正是丰收的好时节,东郊乡花亭村的水稻收割现场是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3台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不间歇地转动,水稻收割后顷刻间秸秆就被打捆,整齐地排列在稻田里,碎屑中散发出淡淡稻香。在另一块田地里,三台打捆机器同样在高效运转,将田地里已经干枯的秸秆打捆成圆柱型和方形。
今年,茂农水稻种植合作社共种植水稻1600多亩。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喜和告诉记者,以前秸秆都是直接丢弃或就地焚烧,今年一家公司以400元每吨的价格,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李喜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600亩水稻一季就可以产生400吨秸秆,光靠秸秆就可以为合作社带来16000余元的收入。
秸秆浑身都是宝,将秸秆粉碎还田,作为肥料化利用,可以增加土壤氮、磷、钾的含量,提高作物产量,节约化肥。同时,秸秆也是牛羊的“盘中餐”,目前湘乡市50个养牛场存栏约2200头,秸秆饲料化需求量13200吨以上。
不仅如此,秸秆还可以成为工业制品被回收利用。在山枣镇的一家防滑草垫编织厂,工人们正在将秸秆塞进液压器中液压成型,这些秸秆综合利用后将被送往钢铁厂用来包裹钢材。目前,全市共有3家这样的防滑草垫加工厂,将秸秆作为原料化利用,全年利用秸秆在1万吨以上。
今年湘乡市秸秆生产量达到了48万吨。为避免出现秸秆焚烧产生的严重环境污染,湘乡市充分利用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市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四化”利用技术,明确了以能源化利用和原料化利用为主、肥料化利用和饲料化利用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建设4个中心收储站,并辐射设置15个临时收储网点,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
来源: 中国湘乡网
作者:吴笛、李源
编辑:曾拥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