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照全 陈伟雄 岳阳报道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2021年,湖南省岳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岳阳中心)着力“五项”基本能力,统筹推进县级站执法与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实施精准技术帮扶,取得显著成效。
虽已深冬,驱车游览163公里长江湖南段岸线,仍见绿意绵延、候鸟群飞,一幅水清、岸绿、滩净、景美的“美丽岸线”画卷徐徐展开……
“1+4+6”模式垂直到底
要彻底提升县级站的能力,必须站在垂改的高度、监测技术的前沿部署。岳阳中心成立技术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岳阳中心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涵盖了岳阳市生态环境局宣教与监测科、岳阳中心相关负责人,统筹和领导县级站监测能力技术帮扶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岳阳中心制定了《岳阳市县级站监测能力提升精准技术帮扶方案》和帮扶计划。采取“中心主任总牵头、副主任挂钩、技术骨干一对一结队”精准帮扶模式。技术帮扶工作小组由岳阳中心4位副主任分任组长,成员包括现场监测、分析、质控、综合等科室技术骨干,技术人员根据各县市站帮扶要求调配。
普遍性与特殊性兼备
针对分析能力欠缺、技术力量薄弱等普遍性问题,岳阳中心将各县市的监测人员请来进行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盲样考核等辅导,截至2021年,这样的“补课”共举办14期。
针对各县市站的技术短板和需求,实施定向帮扶。平江县站和华容县站,由于分析人员少,工作任务多,非专业转岗人员未进行系统培训,理论知识匮乏,实验室动手能力较差。对这类人员,岳阳中心要求他们跟班学习,进行多轮次强化训练和理论指导。几名退伍军人通过不断训练,已成为监测老兵。在2021年岳阳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平江县站获团体一等奖、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充分展现了基层监测人的风采与技术帮扶成效。
经过岳阳中心的多轮次强化训练和理论指导,各县、市站技术人员已具备较强的分析动手能力。现在,每个县、市站基本配有3名监测能手,50%的县、市站具备开展22项地表水常规指标监测、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
实现整体升级
2021年,岳阳中心共开展技术帮扶44次,帮扶人数200余人次;组织省级专家培训4次,累积培训193人次。重点提升了县、市站人员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综合评价与质量管理水平。
现场监测练就“排头兵”。岳阳中心针对县市站采样规范性、监测技术规范熟练程度等内容帮扶,逐步提升现场执法监测与应急监测能力;分析技术培养“基本功”。结合县市站工作需要,着重培养3名及以上监测能手,全年共培训人员104人次,发放考核样81支,考核通过64项,通过率为79%;质量管理确保“生命线”。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岳阳中心前往各县市站服务指导10轮次;综合技术打造“先锋队”。作为本次技术帮扶提升的难点,岳阳中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要求县市站派人跟班学习,或每次派5-6名技术骨干到县市站面对面指导,从数据审核、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环境质量预警等方面进行帮扶,提升县市站技术支撑能力。
通过技术帮扶,岳阳各县市站监测能力明显提升,基本达到了的预定目标。下一步,岳阳中心将总结帮扶经验,进一步优化帮扶方案,扩大帮扶范围,细化帮扶内容,注重帮扶实效,为打造生态环境监测“一盘棋”“一张网”,持续推动全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岳阳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照全 陈伟雄
编辑:王慧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