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未来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应如何增强气候韧性?
2024-10-14 07:36:26 字号:

未来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应如何增强气候韧性?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在加剧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此前,国务院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部署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24 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数字与绿色如何协同推动城市气候适应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与会国合会委员和各领域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数字化技术助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数字和绿色创新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和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相结合,成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解决城市发展的供需两方面问题,极大地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在供给方面,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化能源系统可以提高效率、减少碳足迹,从而推动建立更清洁、更具弹性的能源基础设施。而在需求方面,城市可以利用数字平台来优化资源利用、改善公共服务,并在居民中推广可持续做法。

围绕这一话题,今年国合会发布了《数字绿色双转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数字绿色》报告),提出各地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可持续的智慧城市”概念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范式,将可持续性理念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涵盖环境、社会、治理等多个层面,同时积极促进公民和组织的参与,加强社会网络和地方社区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当我们谈论可持续的智慧城市的时候,有重要的一个词叫做‘可持续且智能’,这个概念主要针对自然足迹、能源、污染、废物等是不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资源管理、资源利用方式,是不是可以打造一个更为敏捷、更有韧性的城市。”国合会特邀顾问、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慧在国合会主题论坛中解读《数字绿色》报告时表示。

除此之外,《数字绿色》报告还提出,应该将“城市大脑”技术融入城市规划,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和预测交通及建筑领域的干预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气候适应力的影响,提升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慧案例在国内得到实践与应用。例如,今年1月,全国首批获准上路测试的无人巡逻车开始在北京亦庄的多个园区、地铁站点、商业广场等人口密集和重点场所24小时不间断执勤,成为全国首批移动智能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的无人车,车身安装了雷达及多参数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具有“安全守卫者”和“大气污染侦察兵”的双重身份。

然而,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标准方案。每个城市的人口、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历史和文化各不相同,这决定了智慧绿色城市建设的路径也千差万别。正因为如此,城市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城市大脑”技术来模拟和预测城市规划决策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注意到,今年公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AI领域的专家,诺贝尔化学奖也给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我觉得应该深入思考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我们城市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如何提供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也将持续关注这个方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在国合会期间表示。

广泛开展城市气候适应的能力评估

强调“城市韧性”,意味着城市在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面前应该具备更强的预防能力、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例如,在防洪工作中,可以通过修建河堤和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提高河流应对洪水流量的阈值;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有效的预警系统、合理的防灾救灾管理机制;在一些气象自然灾害发生后,有降低灾害中相关人员和经济损失的能力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开展气候适应评估对于确定气候适应面临的关键挑战、适应差距和优先事项至关重要。

“开展气候适应评估有助于提升对于气候变化和气候风险的认识,识别在气候韧性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短板,为我们制定气候适应战略和行动提供支撑。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评估提高对气候适应的紧迫性的认识。同时,它也是推动气候适应措施行动的一项具体的工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副院长肖礼军在国合会相关主题论坛上表示。

气候适应评估是将气候适应紧迫性的认识与气候适应措施行动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因此,相关领域专家也在研究建立通用性的评估操作框架,通过明确全面一致的分析评估内容和统一的评估环节流程,可以为地方、区域和流域等制定有效的气候适应规划提供支撑。

国合会发布的《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与气候适应》专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城乡建设》报告)中就提供了一套城乡气候适应评估操作框架,通过应用该框架,可以识别城市和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分析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和社会所需5种关键能力及必要条件的现状情况和不足。

“我们在案例研究当中针对气候适应的措施进行了一些极端事件的评估,也在对多种灾害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建议。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觉得建立城乡气候适应的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应该采用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开展评估的方式来展开,并且与城市体检等工作相协同。”肖礼军表示,他作为《城乡建设》报告的核心专家之一,参与这一项目的研究。

对此,国合会特邀顾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也表示,建立气候适应评估机制,可以通过评估识别关键气候风险、关键领域和关键设施的适应短板,明确气候适应行动的优先事项和实施方案。同时,可以根据气候适应的要求对现有法律法规、基础设施标准和资助机制开展评估,并根据气候适应能力建设的要求进行调整。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吕望舒

编辑:孙晔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