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国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标准
2025-01-13 09:44:45 字号:

中国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标准

记者12日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4年,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标准,为世界大型浅水湖泊治理树立了新标杆。

根据国家考核数据,2024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Ⅱ类和Ⅰ类,总磷为0.05毫克/升,同比下降3.8%,达到Ⅲ类,总氮为1.29毫克/升。分区看,东部湖区、湖心区稳定保持在Ⅲ类,北部湖区首次达Ⅲ类。太湖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此外,太湖湖体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达到3.12,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流域物种数增加到6899种,鱼类生物量为多年平均值2倍以上。

“太湖能够实现水体总磷全年Ⅲ类,创造了国际大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治理的奇迹。太湖的治理模式值得全世界湖泊管理和修复专家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朱广伟说。

太湖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太湖的污染负荷日益加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2024年4月10日拍摄的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太湖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然而,太湖治理并非易事。朱广伟介绍,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且太湖属于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稍有风浪,底泥就被搅动上来,氮、磷等营养物质也随之扩散。加之流域经济社会发达,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很大。

2007年以来,拥有绝大部分太湖水域的江苏省开启铁腕治污:太湖一级保护区建成无化区;建立完善涉磷企业“磷账本”“磷清单”,持续压降磷排放;全面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实现管网应接尽接、污水应收尽收。

生态修复同步跟上。江苏在太湖东部、北部湖区试种沉水植物约2900亩;在太湖西部恢复芦苇面积约1000亩;在流域建设各类生态安全缓冲区30个、湿地保护小区191处,湿地总量下降趋势得到根本扭转。

历经十余年深入、系统治理,太湖水质逐年好转,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倒逼了传统产业焕新。2014年起,苏州、无锡、常州的产业比重总体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2023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7.1%、53%、51.8%、56%和54%。

“太湖的治理实践充分表明,只要下定决心、找对路径,大型浅水湖泊同样能够治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完全可以相得益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说。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陆华东 秦华江

编辑:孙晔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