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4.29% 数据见证湘潭群众青山绿水间的满满幸福
2025-02-20 20:33:12 字号: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4.29%  数据见证湘潭群众青山绿水间的满满幸福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词作《清平乐·会昌》,用来形容早春的湘潭,也是恰到好处。

二月的湘潭大地,皆是青山开画卷,碧水泛波光,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省民调中心调查统计显示,近年来,湘潭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均超过90%,2024年达94.29%,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日前,我们多方深入走访,感受湘潭绿水青山的独特魅力,探寻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幸福“密码”。

生态更好

——获得感、幸福感来自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

“守护蓝天,就是守护年味。”春节期间,湘潭市打响了一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攻坚战,得到群众的理解、响应和拥护。

经过高位推动、完善机制、齐抓共管、辛勤守护,湘潭市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取得积极成效,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春节期间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1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25.9%。

守护“春节蓝”只是湘潭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一场硬仗。“春节蓝”“特护期蓝”“秋收蓝”……场场攻坚战的背后,是湘潭全市上下的全力以赴,护住了莲城美景空气新。

清新的空气定格在一串串数据中,从2013年至2024年,湘潭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3.4%提升到82.8%,综合指数从7.78下降至3.83,PM2.5、PM10、SO2、NO2、CO等污染因子浓度均大幅度下降。

莲城二三月,山与水同色。

在青山绿水间的湘江,湘潭人们体验宛如“阿勒泰”一样的松弛感;在“千里湘江第一湾”窑湾,窥见1700余年的沧桑巨变;在滚滚向东的涟水河边,感受历史底蕴和现代文明;在名山环绕的涓水河畔,品味人文荟萃;在“湘中西湖”水府庙水库,读懂“天下水府,人间瑶池”。

碧波荡漾映照在一组组数据中,2024年湘潭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Ⅲ类以上水体比例达92.9%,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工作获全省表扬。

土壤污染防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湘潭市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镉低积累水稻试验示范让土壤更健康;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让农村人居环境更美好。

数据表明:2024年,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

产业更新

——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来自绿色低碳发展

人勤春来早,减污正当时。

在湘钢宽厚板厂30多米高屋顶,工人们正忙着项目扫尾。目前,湖南单体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并网30%,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4450万千瓦时,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标准煤1.6万吨,减少约4.3万吨碳排放。

这只是湘潭减污降碳、转型升级的一个窗口。单2024年,湘钢投资5亿元完成27项超低排项目。湘钢与华为联手打造“5G+智慧工厂”,钢铁行业数智化转型,实现工业领域减排增效,为湘钢带来明显的效益提升,单位产品能耗下降两个百分点。湘钢绿色智能转型典型做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全球推荐。

原湘潭锰矿地区的企业湖南裕能,是全国最大的磷酸铁锂供应商,出货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连续两年登上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为实现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近年来,湘潭市生态环境局全力以赴争资金、抓项目,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主动争资争项。成功申报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将获得中央、省财政资金1.2亿元,可推动3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功争取中央和省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98亿元,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全力推动气候投融资。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长期贷款项目81个,总投资166.02亿元。推动环境权益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绿色低碳贷”“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等11个特色信贷产品。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60.56亿元,同比增长32.89%。

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帮扶指导湘乡经开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帮助湖南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购买排污权储备指标、助力湘钢申报大气治理项目16个,争取资金2.85亿元,支撑湘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展“提前介入、预先服务”等为项目审批“加速”,累计完成环评审批238件。

生活更美

——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来自用心回应群众关切

春日的易俗河港区,船只往来如梭,生机盎然。

一台台大型新能源货车整齐停靠在易俗河港区(雍和物流)新能源重卡综合充电站内,补充绿色电能。这是湖南省首家港口新能源重卡综合充电站,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充电站,预计年充电量可达5253万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0273.74吨。

如今的易俗河港区已然一个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公铁水联运智慧港口,让更多的湘品走向世界。

蝶变源于对群众诉求的用心回应。湘潭市港口码头环境污染是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验收销号的典型案例。湘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包括易俗河港区在内8个港口码头对标对表全面整改,并在全省首个完成典型案例整改。

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东风,易俗河港区实现华丽变身,成为绿色环保型、蓝色智慧型现代化港口。

近年,湘潭投诉渠道更广、解决问题更快、群众受益更多。历年来,中央、省交办湘潭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91个,146个问题按期完成整改,剩余45个问题正在整改中;交办湘潭1929件信访件,已上报办结1923件,办结率99.7%。

每一件信访件完成整改的背后,都是群众真切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更好,让农产品品牌更响、品质更高、附加值更高。涓水河畔名山环绕,沿岸米市、鱼市、莲市闻名海内。涓水河畔花石镇的湘莲品质高、产量大,是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子贸易集散中心。万亩荷花基地“一碧似海”,是湖南省内最负盛名的湘莲文化展示基地。

生态更好,让旅游更旺、群众更富。春节期间,湘潭喜迎八方游客,韶山旅游区、彭德怀纪念馆、湘江之畔的万楼、盘龙大观园、昭山、水府庙水库人头攒动、人气爆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接待游客107.07万人次,充分彰显了湘潭旅游业的强劲活力与无限潜力。

来源:湘潭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廖艳霞 王兵 许丹

编辑:楚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