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13日讯(通讯员 龚翔 彭智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永州统筹渔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常态化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加快渔业资源涵养修复,2024年共投放鲢鱼、鳙鱼、光倒刺鲃等各类鱼苗约1600万尾,有效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湘江水域生态环境。
壮大队伍强内力
渔政执法队伍是渔业生态保护的主力军,全市推进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现场处置、调查取证、法律运用、新型装备使用等实务技能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渔政执法水平。各县市区现有专业渔政执法人员82人,配备执法快艇42艘、执法车11辆和无人机16台。渔政协助巡护队伍是渔政执法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协助开展执法巡查、保护巡护、法规宣传等工作。祁阳市成立45人的护渔队伍,开展常态化水上巡航、陆上巡查,向沿江村民、餐饮店、渔具店宣传禁渔法律法规、涉渔典型案例,及时发现、报告和制止各种非法捕捞及其他破坏水生生物和渔业水域生态的违法行为。
社会参与激活力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规划、注重质量的增殖放流原则,全市采取多元化投入、专业化供苗、社会化参与“三化”的方式,相关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多渠道开展法律宣传、科普讲座、发布公益广告、“云放鱼”等渔业生态保护活动,增强社会公众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意识。2024年,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增殖放流活动50余场次,吸引公职人员、社会志愿者、中小学生等4万余人参与。8月21日,冷水滩区河长办组织区团委、河小青行动中心开展“我放鱼、我快乐,共建生态家园”活动,活动前对投放的鱼苗进行严格筛选和检疫,普及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知识,现场投放鱼苗10万余尾,为湘江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部门协作聚合力
建立十年禁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部署,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联动暗访,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完善农业农村、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案件协办机制,加大渔业资源保护案件办理力度,形成司法护渔合力。2024年,全市共办理渔业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5件,督促涉案人员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13余万元。双牌县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双牌水库开展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生态损害赔偿暨渔业资源修复活动,投放鱼苗4万余尾,鱼苗均由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缴纳的生态赔偿金购买,让违法“捕鱼人”变身生态“补鱼人”。
严厉打击提效力
加强重点水域执法监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渔政亮剑、洞庭清波、生态三湘、打非断链、清风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规垂钓、非法销售天然水域渔获物等行为。协调相关县市区签署《交界水域共管协议》,组织跨部门联合执法、跨区域交叉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2024年,全市共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4人,移送起诉31人,有效维护了禁捕秩序。3月14日凌晨,杨某健在道县祥林铺镇大车村河段电鱼被现场抓获,查获鳊鱼、草鱼、鲤鱼、斑鱼共48.8公斤,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道县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涉渔违法行为受到了严厉惩治。
慎终如始,久久为功。永州将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不断厚植渔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潇湘大地正一笔笔描绘河岸江畔鸟飞鱼跃的生态美景,守护一江碧水,永续湘江文明。
来源:红网
作者:龚翔 彭智文
编辑:王杨
本文为生态环境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