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通讯员 何莎 实习生 张君伊 曾庆果 长沙报道
11月1日,湖南省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涟钢”)、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湘钢”)两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进展情况,正式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完成公示。
截至目前,湖南4家钢铁企业全部钢铁产能均完成超低排放重点工程改造,80%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全省钢铁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企携手,聚力破局

涟钢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为钢渣处理改造前后对比。
众所周知,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排放“大户”。根据国际能源署和行业研究数据,在全球碳排放中,钢铁制造行业约占总排放量的8%。
据湖南省排放情况初步统计,湘钢、涟钢颗粒物分别占所在城市排放总量的31.97%和10.27%。全面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也是湖南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所需。高质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不是选择题,而是事关企业和地方经济未来绿色发展的必答题。
近年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湖南钢铁集团联合成立工作组,全程跟踪指导,强化资金支持,“十四五”以来累计支持4家钢企大气专项资金10.06亿元,提升企业改造积极性;全面梳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差距短板和问题、项目清单,倒排工期,半月一调度,每月上门联合督导帮扶,协调解决困难,压实企业改造责任。
高标改造,焕发新颜
2019年以来,湘钢、涟钢分别累计投入超60亿元、50亿元用于烧结、焦炉、高炉、转炉、轧钢、石灰、发电等全部工序脱硫脱硝除尘以及综合料场封闭、皮带通廊封闭、除尘提质增效、超低排放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等各百余项超低排项目建设及配套改造。
同时,全面对标环保绩效创A要求,厂区建立了车辆门禁及视频系统,所有进出厂重型载货车辆均需满足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或新能源,厂内运输车辆也全部更新为新能源及国六车辆,清洁运输比例稳定达到80%以上。通过高标准、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湘钢,涟钢环保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厂区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用矿不见矿、运料不见料、生产不见灰、一屏看全域、一网管环保”。

湘钢改造前后对比图。

综合料场改造前后对比。
逐绿而兴,互利共赢
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企业同步实现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在实现高标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同时,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断降低治理设施运行成本,降低投资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评估,相对于改造前,涟钢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约80%、58%和50%,污染物年综合排放量削减达2600余吨;湘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65%、33%、52%,有力助推了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高炉平台改造前后对比。
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用硬标准和软激励“两条腿走路”,对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给予环保绩效评A、重污染天气自主减排、减少监管频次、环保税收减免等各项激励政策,确保所有企业在统一规则下公平竞争,让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实现“减排即获益”。
减污降碳、绿色转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下一步,湖南将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超低排放改造相关要求,建立超低排放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改造成果长期稳定保持。同时,发挥好环保扶优汰劣、差异化管理对行业发展的积极调节作用,坚定不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红网
作者:李璐 何莎 张君伊 曾庆果
编辑:黄舒婷
本文为生态环境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